联系人:翟经理
手机:13902447174
电话:0755-27846911
邮箱:szjstmf@163.com
传真:0755-27846881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宝田三路62号56栋
园区污水处理成环保重灾区
工业污水处理的本质是水处理企业帮排污企业端牢饭碗,而不是排污企业给水处理企业赏饭吃。
以园区污水处理为例,尽管仍然存在制度完善等优化空间,但这一细分领域在进入变革的快车道。
据青山研究院对2020-2023年园区污水处理中标项目统计,该类项目中标数量和总金额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工业污水处理是水处理的重要细分领域,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21 年中国工业用水量为 1049.6 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17.7%,污水处理需求显著,其中以园区污水处理为代表的集中式处理是重要模式之一。
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断增多, 带动了中国工业废水处理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的趋势日益显著。
园区污水处理成环保“重灾区”
工业园区之所以成为环保的“重灾区”,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问题有脱不开的关系。
1、重引资、轻环保,工业园区规划缺少约束
为了引资,当地政府对入园企业简化手续甚至不设门槛,导致不少环保意识较弱或污染处理能力较低的企业进入了园区;为了引资,引进的工业项目与园区本身的污染承载能力不相符,导致部分处理设备闲置或未能真正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2、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技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虽然大部分的工业园区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但却未能从实际角度考虑,对工业废水特征进行分析或合理采用相关技术,而是照搬城市污水厂的设计思路,在建设过程中缺少预处理以及废水水质调控两个重要环节。
这就给工业园区污水厂的整体达标排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隐患,甚至导致有的园区污水厂虽已建成投产但却一直无法达标排放。
3、工业园区对企业排污监管力度不足
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时很少对入园工业项目的环境监管提出要求。
通常来说,工业废水大多采用暗管或压力管通过计量井进入排污总管,这为一些企业违法偷排废水创造了条件,比如设置超越暗管、超越计量井、设置暗池和大流量提升泵等。
污水处理厂由于缺少监管权,对这些偷排者既无法监控其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冲击,也无法收取污水超标超量处理费,往往会因为大量特征污染物的短时间冲击,产生短期内的严重超标,有时甚至还会导致生化处理工艺崩溃。
4、多头管理机制下,工业园区各方职责不清、监管不力
企业废水预处理、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污管网管理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实行多头管理——
工业项目废水预处理装置由业主自行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排放口由环保部门监督;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污管网由专业排水管网公司或工业园区专业部门管理;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厂运行管理;污水厂排放口由环保部门监督。
不难看出,这种多方监管机制,使得政府部门、污水处理厂运营商和企业之间职责不清、监管不力。
园区污水处理厂“晒太阳”怎么办?
近年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闲置“晒太阳”的案例在不少地方出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计建设不合理、日常运行成本高、生产工艺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不少园区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水依旧处理难。有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无奈“沉睡”,甚至“沦为”化粪池。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是政绩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环保工程、生态工程。各方必须用心合力解决问题,杜绝园区污水处理厂“晒太阳”现象出现。
各地在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时,要坚决克服为建而建的短视行为。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形势、近期主导产业发展及其产生废水的情况,兼顾园区及周边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统筹区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严格论证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布局、形式、规模和工艺,科学规划设计。根据园区项目规划进度,同步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业园区建成投产时,污水处理厂即运行。
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班,深入当地工业园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弄清楚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晒太阳”的症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厂一策”方案。
对于投入不足导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废水收集管网不合理、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小且浓度低的问题,应要求建设单位补齐配套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废水应收尽收。